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7年11月12日
乌干达时间【静乐文史】(第十辑)之一——巴山蜀水静乐人(代序)-大静乐传媒

【静乐文史】(第十辑)之一——巴山蜀水静乐人(代序)-大静乐传媒

大静乐传媒承接各类广告,通过大静乐传媒、大一静乐两个公众号发布,每天关注人数上万人。同时也欢迎各位微友踊跃投稿纳格利,投稿邮箱99373259@qq.com.电话/微信15034444440
2006年以来,由于工作关系,我见证了文峰塔、岑山书院等建筑的新建和修复完善。特别是2011年以后,组织完成了岑山书院“共和国卫士馆”“抗战纪念馆”“高君宇纪念馆”等场馆的布置工作,重点展出了部分静乐儿女,如党的早期创始人高君宇、共和国公安事业的奠基人刘涌、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等生平事迹。他们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将注定被后人永远铭记。
一次偶然的机会,月升同志向我提供了一张1949年静乐第二批南下干部在书院的出征合影。看着照片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的思绪不由地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巴蜀之地。转眼间,静乐籍南下干部离开家乡已经六十多年普定天气预报,他们的身体都还好吗?历经艰苦的革命征程,他们此时都已是耄耋之年,现在都还健在吗?他们的亲人现在怎么样?……作为家 乡人,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对他们南下后的生活和经历却知之甚少。怀着对亲人的愧疚和牵挂,承担着收集史料的重任,2012年10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闵行健康网,我和振新、月升、德珍等同志,共同筹划,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南下入川寻亲慰问之旅。
我们本次的主要任务一是寻亲,二是慰问。除此之外,力学哥我们不知道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尽管此行的每一个人内心都很想能够为他们做哪怕是一点点小事。
首站绵阳,我们较为顺利地联系到了原绵阳地委书记清碧的夫人杜凡英。杜老热情地联络到了肖平等十几位前辈和亲人柏诗宣。他们个个精神矍铄,怀着见到家乡亲人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为我们讲诉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并向我们赠送了珍贵的史料和实物。接下来,到达成都,我们见到了四川省政法战线的杰出代表吕启明、吕卓父子,以及宋威、王澍 唐、郭静凯等人。他们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工作百战成精,接待和陪伴我们,向我们提供了许多南下干部的信息和资料,并带领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建川博物馆。此后,我们分组前往雅 安、南充等地寻访慰问。
南下之行的最后一站是重庆。迎接我们的是渝中区的老区长李荫,李老和我既是宗亲,又是姻亲。他年逾八旬,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军工事业和大西南的建设,曾担任过某军工厂和渝中区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在李老的组织安排下,我们成功召开了静乐县委县政府看望在渝老同志及亲属座谈会,为南下寻亲慰问活 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短暂的相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珍贵记忆,每到一地均得到了当地老同志和家人的热情接待。遗憾的是,正如临行前我们担心的一样,许多老同志都已离世。且由于时间紧张,仍有很多人没有来得及一一去寻找。整个南下的过程,让我们在千里之外的巴蜀之地与亲人相见、相识,老人们对家乡的惦念,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博德宝橱柜,对大西南深深的眷恋之情,时时刻刻让我们随行的每一个人深受震撼和教育。
细细品味与亲人们的交谈,我们感慨万千。他们离开故乡多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祖国的大西南。他们虽然扎根巴蜀,但六十多年一直在遥望故乡、思念亲人乌干达时间金崖宫。故乡的人民也一直在牵挂他们。在那波澜壮阔的年代,他们是迎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的先行者,他们是静乐革命老区向新中国开辟大西南贡献出的重要力量。在艰苦的革命岁月和如火如荼的建 设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负祖国和家乡人民的重托,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贡献了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做出了辉煌的业绩。离退休以后,他们矢志不移、不忘初心,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仍然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余热道夫龙格尔。
南下之行结束后,我们很快在岑山书院开辟专门的展室,完成了以“挺进大西南”为主题的南下干部纪念馆的筹办布展。但终感就此仍觉得有部分文字资料欠缺而不能完整得以体现。为避免这些珍贵历史资料的散佚、遗失,我们遂开始着手将这些以及更多有关资料编入《静乐文史》。
此次编撰依旧延续了当年南下寻亲时的那种激动,以振新同志《踏寻先辈的足迹》为开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静乐南下干部这个特殊群体离家六十多年后那浓浓的故乡情。虽然,他们中大多都已作古五大贼王,但我们仍希望用他们家人提供的像片和口述文字留住他们的音容笑貌,让共和国的历史和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编辑时我们还精选了肖平、陈雅琴、郭静等撰写的回忆文章,这些饱含深情的历史记忆有的出自老同志之手,有的是他们的亲人或后代根据资料和老人口述而整理成篇。这些文章仿佛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空间种植塔,但读来总能让我们热泪盈眶。
南下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经过艰苦环境工作和生活的磨练,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已成为各行各业优秀的领导者,或某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让我们更为感动的是参军时才九岁的陈雅琴大姐,创下了共和国军人最小年龄记录。她和毛主席、周总理、贺老总的亲切互动,盘龙江上的落水遇险,以及分别十五年后天安门广场意外的兄妹重逢蓝翅漫画,无一不是把一幅幅厚重而令人兴奋的历史画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重生粉黛仙路。吕卓、王海林等一批南下干部后代代表,他们延续了先辈自强不息的血脉,与巴蜀 人民团结进取,成为新一批时代精英。
如今,本专辑即将付梓,由于南下寻访时间短暂,资料方面还有不少欠缺,加之编撰人力有限,自然存在许多疏漏。今后中华战士,我们还计划征集更多静乐南下干部及其子女的有关资料美璃格格,待条件具备时再次出版专辑,并将此作为政协九届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他们的精神,如汾河水川流不息,滚滚向前;他们的功绩,如天柱巍峨,亘古永存。他们的事迹,岂是一间小小的纪念馆,一本薄薄的文集所能承载;他们,他们是静乐的优秀儿女,巴蜀的优秀儿女,祖国的优秀儿女许仙楼!
2016年11月
来源:静乐文史(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