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文章 2017年09月20日
中铁快运电话【阳光心理-他山之石】男孩的自恋,女孩的自恋-晋江阳光家庭关爱服务中心

【阳光心理|他山之石】男孩的自恋,女孩的自恋-晋江阳光家庭关爱服务中心

〈完美消沉于完美中
作者 李孟潮

自恋有很多起源今井梦露,其中一个起源就是,一个人从小被期待要成为一个对父母付出爱的人。


男孩
男儿相当于要承担父母的保险公司、心理医生和宗教领导三重功能。
重男轻女背景下的男儿,至少要承担父母三重的愿望和幻想——
1.养老送终;
2.让父母觉得“有面子”——也就是让父母现实生活和头脑梦境中的“别人”对父母产生崇拜、羡慕、嫉妒和自卑,乃至最好因此可以贬低、打击“别人”的子女,“你们家小三怎么那么好冥婚周德东,哎,我们家小四要有你们家小三一半好,我们也就知足了!”;
3.传宗接代——幸福地生活下去。带给父母生命的意义,让他们觉得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活得无怨无悔。
所以潘劲东,如果你离婚了或者失业了吴士宏简介,最好不要告诉父母,否则他们心中信仰“儿子一定要过得很幸福,才不辜负我们一生的付出”就崩溃了,会比你更加痛苦。至于你想要独身一辈子,或者是同性恋者,或者想要丁克一辈子,这是大逆不道的。也就是说,男儿相当于要承担父母的保险公司、心理医生和宗教领导三重功能。
儿子在父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中,发展为成年后的原发性自恋。
儿童在包容父母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的无所不能。因为父母在精神上是如此地依赖我,需要我,需要我提供给他们生命的希望和意义,所以我就是父母心中的太阳神。一旦我收敛起自己的光芒,父母的精神就要崩溃。
这种强烈的无所不能感,推动他过关斩将,搞定奥数竞赛和清华大学,并驱使他迈向从高尔夫别墅、劳斯莱斯幻影到诺贝尔奖、和国家领导人各种逐级上升遥远辉煌的目标。在此征途中日益快乐和恐惧,兴奋莫名和黯然神伤。
父母是如此地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依赖儿子,就像婴儿依赖母亲一样二重铜花门,在此母性-婴儿崇拜位置中,占据了母性位置的儿子当然也很容易体验到母性-婴儿的那种融合的、夸大的、无所不能式自恋。
这种自恋容易被发展为成年后的原发性自恋,主要有以下特征——
1.自我夸大;
2.幻想无限成功或爱情;
3.相信自己天赋异禀,只有高级人才才配和自己对话;
4.渴望被人崇拜;
5.有优越感,需要他人特殊对待;
6.利用别人,损人利己;
7.不能体会他人的感情,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8.自我中心。
原发性自恋者在一面面成功的镜子中,看到了一个个完美的自身,他想要投身进入这一个个分裂的自身,但是一堵堵玻璃大墙却挡住去路。
他驻足不前,在空虚中开始体验到自身崩解的愤怒和无奈,他在虚弱中无法哭泣,就像一个挖藕为生的农民无法对淤泥痛哭流涕一样。

女孩
重男轻女文化背景下的女孩,往往形成两种类型个性:一是“女中英豪”王荣森,一是“完美女人”。
重男轻女文化背景下的女孩,往往出现另外一种自恋:补偿性自恋。其特征是——
1.自卑和低自尊,需要制造卓越不凡的假象来补偿;
2.以夸大骄傲的自我表述来加强自尊感;
3.将自夸归功于工作晋升、受到赞誉等;
4.对他人有根深蒂固的矛盾情感;
5.有时非常犹豫不决,既想自己负责又想让别人承担;
6.获得声望或者赞美的动机很强,但却常常期望能不劳而获;
7.对轻蔑、批评、反对意见过于敏感;
8.倾向于发怒、抱怨、指责。
补偿自恋者的自身核心概念是:“我不是完美的御朱门,我只有通过超越他人才能成为完美者,而这种超越是否成功也是要由别人来判断的。”
而原发自恋者则恰恰相反:“我天生就是完美的,这无须证明。别人,不都是应该为我服务的吗?”
补偿性自恋会形成女性的两种类型个性:一是“女中英豪”,一是“完美女人”。
女中英豪的补偿机制体系是建立在对女性身份的否认基础之上的。很多女中英豪小时候就是个“假小子”,直到月经、性交和生育等生理现象打破了这种对男性的认同幻想。
不少女强人要遭受的月经之痛、性交之痛和生育之痛,不仅仅痛在身体上,也痛心疾首于这些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现象无一不在提醒她——与男孩竞争的必然落败的命运。因为,当“成为男孩”被设定为成功标准的最高台阶时,女孩特征的存在便已经被定义为最低的一级台阶。
更加积极的方式,当然就是定义“女孩”有她自己的价值,不但不是“亚男”,相反“胜男""超男”。这样,姚启凤“完美”女人就诞生了。
一个完美女人,可以吸收所有别人(父母)的眼光索罗亚。
父母本来看到男孩,眼中才放射出欣喜光芒,如果他们看到一个“假小子”、一个“亚男”,当然也会快乐,但是那种眼中的光芒毕竟有所黯淡的。
但是,完美女孩出现了麦家琪三级,她自己浑身闪现光芒,可以马上把所有眼光吸引过去。如果男孩可以算一个小太阳的话,完美女孩就是一千亿个太阳,把这个小太阳压下去,盖下去。
完美女孩是不需要在男孩面前自卑的,也不需要让自己变得像男孩,她是天造之才,她在空中惟我独尊地闪耀。她可以自在地欣赏自己。
虽然但愿红颜终不老,但是“完美女人”这个梦境这个幻想仍然会随着衰老和死亡的来临逐渐破碎。

亲子
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正是一种试图维护自身和生命完美幻想的努力,“只要孩子好就一切都好了”。
在重男轻女的文化背景下,亲子关系中会有一个“神性儿童”进行投射认同,如果认同了这个“神性儿童”,必然出现自恋,无论是原发自恋,还是补偿自恋铁甲风暴。
要是不认同这个父母投射过来的这个“完美孩子”表象呢?那么孩子就会被抑郁和内疚淹没,最终日益变得“麻木”,或者沉溺于幻想、梦境及电子游戏。
无论是天生自恋的男人,女中英豪、完美女人、还是抑郁内疚的青年、沉迷游戏的少年,都有可能来做心理治疗奥德杰。在治疗中,他们终于明白理解和接受,父母把所有希望寄托到自己身上,正是一种试图维护自身和生命完美幻想的努力,“只要孩子好就一切都好了”。
他/她能够区分清楚,这是父母的生活和期望,那是父母生命的悲哀和无奈,而这是我自己的生活、我的欲望和快乐。我没必要把自己扭曲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也没必要为了和父母不一样就拼了命地不一样。
他/她也可能继续默默扮演这个家族中传递过来“神性自我”的角色,以一种游戏的态度艾末末,他/她同情父母,了解到如果生命中没有这个“完美孝顺的子女”,其生命意义就要崩解。
所以无为中学,他/她愿意为了满足父母的这些幻想和信仰舍弃自己的一些自由,乃至犹如传说中的老莱子“戏彩娱亲”。据师觉授《孝子传》记述——
“老莱子者,楚人也 ,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 ,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粉葛猪骨汤。上堂脚跌 ,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塔比特。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 ,中铁快运电话为其伤老也 。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为了不让爸妈伤心,70岁的道家行者老莱子成了一个家庭中滑稽戏演出者,他的孝行被人们用诗歌赞颂——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闱。”(《二十四孝·老莱子戏彩娱亲》)
如果老莱子穿越时空,御风而来,看到苏州昆曲博物馆的对联咲夜由爱,“看我非我我看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大侠风清扬,心中会有何感想呢?
注释: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晋江市阳光家庭关爱服务中心中心简介
晋江市阳光家庭关爱服务中心是在晋江市民政局扶持指导下批准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于2014年2月,是晋江市首家以心理服务为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中心秉持“关爱家庭、沟通情感、心理辅导、公益服务”的服务宗旨,力图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和心理学技术,协助个人、家庭、社区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心以李茜茜博士(心理学)为核心,以社工和国家心理咨询师为主导,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现拥有持证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近30人,以心理专业技术对各类家庭关系和问题(原生家庭、核心家庭、重组家庭、军人家庭、警察家庭、失独家庭、残疾人家庭、重症家庭、罪犯家庭等)进行疏导和辅导,为晋江市市民提供包括家庭辅导、社区矫正、亲子关系、婚恋辅导、危机干预、心理知识普及、社区康复知识普及等服务。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0595-82006785
电子邮箱:sunny595@yeah.net
中心网址:www.sunny595.com
QQ在线:2794815760
微信公众号:JJYGJT
中心地址: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湖光西路桂华苑2号楼2楼阳光家庭
(万达广场对面)
可乘公交车6路、7路、11路、17路、22路、35路至中威中心城站下车。